“人工智能助力教学创新”专题讲座暨学习心得分享会

网站首页    校园信息    校园新闻    “人工智能助力教学创新”专题讲座暨学习心得分享会

为响应国家《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深化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融合实践,赋能教师数字化能力提升,信息中心于4月21日下午在综合楼501举办"人工智能助力教学创新"专题讲座暨学习心得分享会,全体教师听取讲座。校党委书记刘立玺与校长刘丽华亲临讲座现场,校党委书记刘立玺发表致辞。

书记致辞:锚定AI战略,开启教育新篇章

刘立玺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人工智能正深刻重构教育生态,全体教师需以主动姿态拥抱变革,并提出三点要求:

• 认识人工智能的重要意义:

时代变革中,AI技术已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核心驱动力,推动着教育从标准化向个性化转型。国家政策明确提出了人工智能+教育的战略规划,教育部也将技术赋能视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面对传统教学中资源分配不均、学情反馈滞后等痛点,AI技术的引入能够破解这些难题,实现人机协同、因材施教的目标。

• 立足学校实际,以AI赋能教育教学:

学校已全面建成覆盖整个校园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包括智慧黑板、智慧教室以及学业评价平台,为教学创新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学校率先采用了学生考核系统,未来将致力于探索如何实现学情的精准分析以及动态优化教学策略等应用场景。

• 凝聚共识,推动AI教育纵深发展:

提升认知,积极学习:以开放的心态深入学习人工智能技术,紧跟教育局即将推出的专项政策。立足本职,积极探索:结合学科特点,将人工智能工具转化为备课、授课和评价的实用工具。协同合作,共享成果:鼓励全员参与人工智能教学实践,共同打造具有校本特色的“智能教育样板案例”。

专题汇报:AI赋能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教师张秀阳结合参训经历,系统分享以DeepSeek为代表的AI工具助力教学的培训心得,从政策到实操全面解析AI教学应用。

• 培训背景:紧跟前沿,赋能创新

张秀阳提到,今年3月参加为期4天的人工智能(DeepSeek+AI组合)助力教师教学设计创新及教学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通过理论研讨与项目实践,了解了AI工具在教学设计、资源整合中的基本技能,为教学创新注入新动能。

• 政策解读:技术赋能,融合共生

2024年至2025年期间,教育部及多个省市密集出台了十余项关于人工智能教育的政策,明确要求将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教学的全流程。这些政策的核心目标在于构建一个“智能备课—精准教学—动态评估”的完整闭环,从而实现减负增效和个性化学习。

• AI工具推荐:实战利器提升效率

根据素材类型,介绍了处理文字、图片和视频的AI工具及其使用技巧。文字类工具: DeepSeek擅长推理分析和文本处理,文心一言则更适合中文创作,而豆包则提供全面的日常办公功能。图片类工具: 豆包支持多种图片编辑功能,包括生成个人写真等。视频类工具: 即梦能够快速生成短视频,支持文字和图片转换为视频,并提供数字人视频制作功能。而剪映和开拍则更适合长视频的制作。

此外,还结合教学场景,介绍了教案课件生成工具:勤秘和匠帮,通过AI自动生成教案,Kimi和通义千问则智能匹配并优化课件模板的图文比例。

• 使用提醒:科学审慎,规避风险

张秀阳老师强调,AI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必须坚守教育的核心本质,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数据安全:应避免将学生的隐私信息上传至公共平台;内容审核:AI生成的材料需经过人工校验,以确保其逻辑性和科学性;技术边界:AI仅作为辅助决策工具,教师必须保留核心判断权。

总结展望:共建智能教育新生态

信息中心主任张文丽在总结中强调,学校将持续推进“AI+教学”行动计划,推动工具应用向深度融合转变,助力打造“有温度、有智慧”的未来课堂。全体教师一致表示,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积极探索人工智能赋能教学的新模式,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2025年4月22日 10:46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