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概况
学校概况
学校沿革与现状
1958年-1990年
朝阳市卫生学校,位于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大街二段4号。它的前身是朝阳县卫生学校,筹建于1958年5月,同年9月18日正式开学,1959年5月改为市卫校,隶属于朝阳市卫生局。
朝阳市卫生学校于1960年9月改为朝阳医学专科学校,大专与中专并设。1960年10月辽宁省卫生干部学校与其合并,卫生干校的大部分教师与教学设备并入朝阳医专,使学校初具规模。
1961年3月郭沫若同志题写了“朝阳医学专科学校”校牌。
1962年7月根据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医专下马改为朝阳市卫校,1964年4月改名为朝阳专区卫生学校。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波及卫校,10月停课,1967年1月军宣队进驻学校。1968年4月成立校“革命委员会”。1968年7月工宣队进驻学校。1969年10月与中国医大附属第二医院合并为“朝阳医院”,年末地区革委会组织“战备医疗队”,学校部分教职工被派往医疗队走“六.二六”道路,少数教师下乡走“五.七”道路。1970年初,朝阳医院与朝阳专区医院合并,称“朝阳人民医院”,实行“医疗、科研、教学”三结合体制。至此,学校的教职工被分散,教学设备装备了医疗队和充实了医院,校舍被部队占用。学校与医院合并期间,仅于1970年10月以“医院办学”的形式,招收40名学校。1973年6月学校与医院分开,恢复单独办学,校名为朝阳地区卫生学校,收回校舍,在医院工作的教职工回到学校,部分教学设备调回。同年10月开始招生,12月12日入学。为恢复学校,从1973年至1978年末将“文革”期间下乡的教师陆续调回。
1977年学校招收了“文革”后第一批经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学生,1978年3月20日入学。1984年3月经省政府批准建锦州医学院朝阳分院,设在卫校,开设医疗专业,学制3年,办学规模为240人,同年10月10日开学。1984年10月朝阳地区卫校改名为市卫校。1986年12月省卫生厅与市政府签订了联合办学的协议,朝阳市卫校承担为省培养护士的任务,1987年9月首批学生入学。
为加速医疗卫生技术人才的培养,1963年建朝阳市业余医学专科学校,由市卫校承办,同年6月1日开学,招收在职医疗专科生。1964年6月业余医专改为朝阳专区卫校附属医学专科学校,1966年6月停办。1980年卫校又承办了业余中专,设医士、护士、药剂士三个专业。
1983年3月建朝阳地区卫生干部进修班,设在卫校,由卫校承办,负责卫生技术干部的培训工作。1985年3月经省高教局批准,在市卫校增设卫生职工中专班,开设医士专业,学制3年,同年暑期招生。1987年8月经省高教局批准建朝阳市卫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开设医士、药剂专业,学制3年,规模240人,设在朝阳县卫校,市卫校职工中专班停止招生。1990年10月省教委批准,市卫生职工中专迁到市卫校,由市卫校承办。
为改善办学条件,1979年9月朝阳地区行署决定,将朝阳地区东大道医院作为朝阳地区卫校附属医院,1980年9月从朝阳县东大道迁回朝阳市内,床位100张,同年11月开诊。设内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口腔科、中医科及辅助科室。1982年7月附属医院改为地区第二医院(今朝阳市二院)。1988年3月经市政府批准,将市第一、第二医院分别作为锦医朝阳分院的附属第一、第二医院,领导体制、经费、编制暂不变动。
朝阳市卫生学校1958年建校时无校舍,暂借朝阳师范房舍上课。同年11月迁到借用的现市第二中学及小什字回民商店后侧平房。1959年暑期迁到现市第一医院对面院内和现市第一医院南侧营州路南拐角处。同年秋部分教室、办公室搬到现校址新建的平房。1960年10月少数教室和宿舍又占用了现市公安局后侧的原结核防治所的房舍。1961年9月开始,教育、办公室、宿舍等陆续搬到现今校址。
朝阳市卫校现占地面积48,838.7平方米,校舍总建筑面积26,038.97平方米,操场面积13,750平方米,跑道300米。1990年末有教职工252人,其中行政管理人员40人(内有13人兼课),教师105人,实验技术人员27人,其他专业人员18人,工勤人员27人,校办工厂等部门大集体人员35人。现开设医士、护士、妇幼医士、医疗专科等专业,曾经开设过的专业有中医、口腔、公共卫生等。现有在校生1,142人,其中大专265人,普通中专712人,职工中专165人。
朝阳市卫生学校迄今已有32年历史,共培养医疗卫生技术人才4,167人,其中大专468人。另外,通过成人教育和社会力量办学的途径培养(培训)卫生技术人才2,828人。目前,朝阳市卫校已成为办学条件比较完善的中等医学专业学校,肩负着和继续肩负着为朝阳地区培养医疗卫生技术人才的重任。
学校发展与现状
1991年-2007年
一、基础设施建设学校现校址的基础设施建设一直处于不断的修整完善过程中。
1992年集资建了一栋3700平方米的职工住宅楼。1993年学校改建了校门,平整了操场,修建了标准跑道。1994年建电教楼1000平方米,同年在车库上接建500平方米办公用房, 1995年完成了排球、篮球场、尸体库的建设,扩建了食堂800平方米,塑立了李时珍雕像。1996年学校再次集资建职工住宅楼6800平方米,1997年秋交付使用。2000年,拆除沿朝阳大街门市房改建为校园栅栏,2001年改造沿长江路1300平方米的门市房,建成二层楼2980平方米。2006年按朝阳市城市整改规划要求,将二层楼拆除,改为水泥栅栏。2007年12月新建学生宿舍360平方米。
二、教学设备与设施的完善
1993年,学校购置了10万元的实验教学设备。此后陆续购买了B超机,X光机等设备。1995年修建了尸体标本室,建立了微机室。1999年,学校利用香港华夏基金资助的7万美元和政府配套资金60万元,建立了模拟病房、多媒体语音室、远程教育中心、微机室,增添了新的实验设备。2003年建立了校园网,并在因特网上建立了网页;2004年完成校园网的后续建设。从2005年至2007年,学校陆续投资249万元,用于学校教学和实验设备的完善。
三、招生及在校生情况
1992年,学校招收新生465人,包括医疗大专、医士、护士、职工中专医士四个专业,当年有毕业生388人,在校生总数为884人。1997年,省内中等专业学校实行招生并轨,学校招收统招生6个专业共220人,另招收职工中专、临床医学大专及大专专业证书班共636人,当年招生总数达856人。2001年起与大连医科大学成人教育学院联合办学,当年招收临床医学专、本科及高级护理共308人,2004年学校与沈阳医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签订联合办学协议,开办专升本、专科临床及护理专业,当年共招生111人。同年与大连医科大学联办3+2高级护理专业和临床医学专业,2005年停止临床医学专业招生,保留3+2护理专业。2007年,与辽宁医学院(原锦州医学院)联办3+2护理专业,招生59人,当年学校各层次各专业总计招生1317人,在校生总数达4205人,招生数和在校生人数均创历史最高。
四、实习、就业情况
1992年以前,实习点分布在全市各个县级以上医院, 1995年学校专门成立了生产实习管理办公室,负责安排和管理学生的生产实习。从1999年起,陆续开辟了北京、上海、大连、沈阳、盘锦、深圳、泉州等市的多家医院作为实习基地,2007年实习医院总数达27家。
随着实习基地的建立和逐步扩大,学生的就业范围也逐渐拓宽,就业率不断提高。到2007年,毕业生总就业率达到95%,其中,先后有17名英语护理专业毕业生分别赴美国、新加坡、沙特阿拉伯、澳大利亚等国留学就业。
五、提级升位
1991年学校通过辽宁省中专办学合格评估。1993年,通过办学水平评估,学校被评为省部级重点中专。2002年6月,省卫生厅、教育厅组织专家对朝阳卫校进行专业检查、认定工作,学校6个专业全部通过了认定,同年还通过了市教育局组织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学工作检查,受到好评。2004年学校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中专,同年护理专业被评为辽宁省示范专业,2006年中西医结合专业被评为省示范专业。2007年学校被评为省红十字会示范校。
六、 学校现状
2014年1月份,学校整体顺利搬迁,新校址位于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燕都新区,占地面积72.29亩,建筑总面积3.6万平方米。
学校现有教职工227人,其中专任教师159人,教授级高级讲师14人,高级讲师71人,讲师86人,助理讲师42人,研究生学历20人,本科学历134人。有在校生4373人,其中全日制普通中专2748人,成人教育1625人。学校有全日制普通中专、“3+2”五年一贯制高职专科、成人教育三种办学方式,设有中专、高职专科和成人专科、成人本科四个办学层次。2014年普通中专开设护理、3+2护理、助产、医学检验、口腔工艺技术五个专业,其中护理专业是辽宁省示范专业和品牌专业,2014年又被评为对接产业集群职业教育省级示范专业。成人教育开设高级护理、临床医学、中医学、中药学等八个专业。近年来,虽然社会整体招生形势严峻,但学校招生情况持续良好,2014年学校共招生655人,毕业生就业率达96.09%,对口就业率88.03%。学校配有设备设施齐全的多媒体教室85个、专业实验室47个、计算机教室4个、语音教室1个、图书室6个,以及档案室、校医室、体育器材室、教工活动室、学生舞蹈室、标准化运动场、风雨操场、全覆盖校园广播系统和监控系统;装有先进的校园网络系统,所有功能室和教室计算机均安装了1000Mbps因特网光纤链接系统,基本实现全网络办公。